阅读内容

240 kt/a氨合成系统改造总结

[日期:2016-05-05] 来源:《氮肥信息》2016年第4期  作者: [字体: ]

目前,我公司氨合成系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合成塔内件阻力已在高限0.992 MPa运行,对循环机循环量带来影响;②中压甲醇、低压甲醇催化剂处于使用后期,COCO2转化率下降,不利于增加醇产量,加大了烃化系统的负荷且影响生产;③合成油分运行阻力在0.16 MPa,不仅滤油效果差,且影响循环机的动力消耗。为降低消耗、提高总氨产量,继续节能降耗,持续保持公司产品的总成本领先,公司于20145月大修时对氨合成塔内件、油分内件、三塔催化剂进行了改造。

    1.改造背景

    我公司240 kt/a合成氨装置设计生产模式是“六低六高”,即6台低压机配合6台高压机进行生产,但由于前期操作及部分设备原因,一直未能进行“六低六高”的满负荷运行,导致项目的合成氨吨氨成本一直高于其他项目,同时也未能达到预期的产能。对此,公司对影响系统经济运行的原因进行了排查,并根据排查结果逐一进行解决,以最终实现以下目标:①合成塔内件阻力降至0.5 MPa左右;②提高中压甲醇、低压甲醇的COCO2转化率,中压甲醇醇后气甲醇含量控制在工艺指标0.3%以下;③合成油分阻力下降至0.13 MPa以下,实现“六低六高”的经济运行模式。

2.改造措施

1)合成塔内件改造

DC-CDN2500氨合成塔为“三床四段、分体式、准全径向、三间接换热器”型合成塔。合成塔内件分为 F1(合成塔内件筒体和三床出口之换热器组件)、 F2(合成塔第二催化剂床及中部间接换热器组件)、 F3(合成塔第一催化剂床及上部间接换热器组件);合成塔内件中的上、中、下3个换热器,管程均为未反应的气体,与壳程的反应气体间接换热,达到分别控制二床入口、三床入口及合成塔出口温度之目的。本次改造,DC-CDN2500氨合成塔只进行内件更换,为了适应新内件的要求,对合成塔部分管线进行功能性变化,其更改方案和调节阀参数均已在工程中进行了实施。更换新内件后,配套管线改造方案如下。 

①改造主进气管道,将2根主进气管线中的一根管线上加1个调节阀,另一根管线采用盲孔板将气体通道盲掉,这样达到通过调节阀门开启度控制进入合成塔 F1 下部换热器管程气量大小的目的,从而使合成塔出口温度可通过不同的生产负荷情况来实现调节,使合成塔反应热能及时移出,达到多回收反应热或多产蒸汽的目的。

②将合成塔上部配置的“耳朵管组”(进F2F3换热器的合成塔外部管线)的原角式截止阀改成角式调节阀;因原合成塔内件的 g1 g3 2个管口是同时通过软管进入合成塔内件的 g1′、 g3′管口再进入合成塔的冷管下降管中的,新改造的内件要将其分开,并分别进入内件的 F2 F3 组件的中部间接换热器中,而 DC-C 型内件的这2个换热器的分流气量是不一样的,加了调节阀后才能方便地进行这2个换热器管程气的远程控制和自如调节。

    2)合成油分改造

根据国内最先进高效聚结分离器技术,对滤芯整体长度进行核算,把合成油分外圈32组原高度为450 mm的精粗滤芯全部增高至640 mm(与内444组滤芯高度相同),使滤芯的有效通气面积增加10%,油分阻力下降0.06 MPa,排油率提高5%左右;另外,将原合成油分下部的旋流板改为多孔铝板。

3.改造后的运行情况及效益

1)改造前后氨合成工段的各项指标如下(“/”前后分别为改造前和改造后的数据):补气量13.0/13.5 m3/h;循环量42/42m3/h;系统压力19.5/18.5 MPa;合成塔压差(含热交)0.99/0.46 MPa;合成塔压差0.83/0.21 MPa;系统压差1.72/1.11 MPa;循环氢65%/64%;循环氢甲烷含量13.5%/13.0%;氨合成塔出口温度335/370 ℃;第一轴向层温度(444485/391471 ℃;第一径向层温度520/488 ℃;第二径向层温度484/465 ℃;第三径向层温度470/444 ℃;氨净值9.5%/11%;每班废锅产气量215/249 t;每班氨产量300/328 t;循环机单耗40/28.7 kW·h;冰机单耗22/27.3 kW·h;高压机单耗259/253.5 kW·h;低压机单耗459/453.1 kW·h;吨总氨电耗980/948 kW·h

可见,改造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合成系统压力、塔压差、系统压差均得到降低;合成塔出口温度、废锅产气量、合成氨产量均得到提高;由于系统压差的降低和总氨产量的增加,合成循环机电耗和吨总氨电耗明显降低(冰机吨氨电耗上升5.3 kW·h是由于尿素和低压甲醇使用溴化锂冷水加上大气温度上升造成)。

2)改造后,吨总氨电耗下降约40 kW·h,经测算,月节电效益约64.8万元,尿素和甲醇增产带来的月利润约193万元,总共月增效益257万元。“六低六高”生产模式改造投入费用1024万元,4个月即可收回改造投资。

4.总结

通过对氨合成系统的改造,解决了氨合成工段在系统扩产过程中存在的瓶颈问题,使吨氨电耗下降了约40 kW·h,有效降低了吨氨的生产成本,同时通过改造使240 kt/a合成氨装置实现了“六低六高”生产模式,提高了装置的生产能力,给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河南心连心  常荣芳  张本峰  张宝珠,等)

阅读:
录入:zdf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