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DR型甲醇塔技术增产降耗

[日期:2011-08-02] 来源:  作者: [字体: ]

随着甲醇下游产品的不断开发和甲醇燃料的推广应用,合成氨联产甲醇的企业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醇氨比越来越高。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循环量越来越大,塔的阻力也越来越大。因此甲醇合成塔的阻力成了约束联醇厂甲醇生产能力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而合成塔内件是决定阻力大小的关键部件。如何开发一个节能型、低阻力的甲醇塔内件,是当前甲醇生产行业十分期盼的技术。

国内使用的各种形式甲醇塔内件普遍存在生产阻力大、电耗高及触媒利用系数低的问题。石家庄正元塔器设备有限公司经过多次研究试验,根据石家庄中冀正元化工有限公司利旧的合成塔外筒条件,自主设计制作了DR型甲醇塔内件并研发了配套的前置锅炉联醇合成系统工艺流程,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据了解,该新型内件阻力小、电耗低、催化剂利用系数高,因具有双层催化剂筐结构,即一塔可作两塔用,使单塔产能大幅增加,催化剂还具有自卸功能,使操作更加方便。该技术适合于中小氮肥企业和甲醇生产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上项目,也适用于将淘汰的低产能合成氨塔改造,为甲醇合成塔。

具体而言,DR型甲醇塔内件结构特点如下:一是由双层结构组成,一进一出,可实现从合成塔上部装填全部催化剂,装填方便且不会产生空隙。更换催化剂时,拆开下端卸催化剂孔盲板,催化剂便可倾泻而尽,不需要吊出内件,缩短了更换催化剂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有效生产时间的损失。二是合成塔两层催化剂的布气装置均采用新型分布技术,气体进入时,混合均匀后进入催化剂层,使床层温度稳定、分布合理,又延长了内件的使用寿命。三是气体分流,分层调温。由于采用双层塔结构,入塔气体同时进入双床催化剂,全塔阻力小,初期阻力仅为0.02兆帕,一般情况下小于0.10兆帕,充分体现了低阻力的特点;同时,调节操作手段灵活,可分层调节床层温度,使催化剂处于较好的活性温度,催化效率高。四是减少升温电耗,提高电加热器效率。由于采用一进一出工艺流程,其独特的双床结构仅利用1台电加热器就可实现催化剂升温还原及非正常情况下的升温。

目前,低阻力、节能型DR甲醇塔内件已应用于石家庄中冀正元化工有限公司高压联醇、河北邱县龙港化工有限公司中压联醇、石家庄正元化肥有限公司中压联醇装置,使用效果非常理想。运行结果表明,内件阻力低,催化剂利用系数高,操作方便,且能回收低压蒸汽,达到了节能、降低运行费用的效果。经使用显示,直径800毫米、高14的高压甲醇塔(联醇)阻力仅为0.10.12兆帕,为同高度塔阻力的1/8,而甲醇产量可以提高到原来的160%,循环机电耗降低了30%以上。国内大型化肥生产企业——湖北宜化集团公司也在其5万吨/年甲醇技改项目中,采用了一套直径1400毫米DR甲醇塔内件。

阅读:
录入:zdf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