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下半年钾盐运行形势

[日期:2008-09-17] 来源:  作者: [字体: ]

今年上半年,我国共进口氯化钾236.6万吨,同比下降了51.38%。原因是由于今年上半年我国氯化钾进口数量大幅减少,中外钾肥谈判的合同价上涨了400美元/吨,且执行期限在200867月份至12月份。15月份我国港口没有新货到港,氯化钾进口数量呈下降趋势,上半年进口量不到2007年同期一半。6月新货开始到港,进口量出现回升。

       国内钾盐行业生产运行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国家对钾盐的定价政策,迟迟没有出台,影响下游企业的生产运行。前期钾肥执行国家发改委对钾肥价格监管的措施,但是与现行市场情况有出入。进口产品不明确定价,国产钾肥就无法确定价格,厂家实行预收价格。比如盐湖实行每吨4700元的预收款价格,待国家政策明朗后,实行多退少补,这对钾盐下游产业影响大,不能真实反映产品价格成本。另外,钾肥定价双轨制度的弊病,巨大差价造成倒卖。市场是开放的,但是对生产企业出场价格又实行控制,“双轨制”模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制约了市场的健康发展,价格放开势在必行。

       我认为,国内价格上涨是由于国际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其主要原因是国际钾盐生产国实行联盟机制。另外,进口钾盐机制出现不正常现象,经营钾肥的大集团也实行行业垄断,他们追求利润最大化,对进口价格谈判实行独家代理,这个现象不正常。所以整个国际钾肥的价格由中国的垄断企业引起的,所以钾盐行业协会也向国家商务部反映情况,应改变钾肥进口价格谈判的机制。钾盐行业协会认为,目前国内钾肥价格高涨,除了国际钾肥生产商形成垄断的因素外,国内进口批发环节存在垄断也是原因之一。目前我国钾肥进口权实际控制在一些主要集团手中,在国内批发环节形成了垄断,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与国外钾肥生产大国的价格对垒。

       同时,由于国际价格不断上涨,国内生产商也跟随国际价格上调供应价格,价格由20081月的2900/吨,至8月的4700/吨。每吨由年初2900元,一吨上涨1800元。根据国际最近石油等能源价格93的价格110美元,呈现下降的趋势,恶意炒作能源的泡沫逐渐破裂了。钾肥也是如此,预计钾肥的价格,随着消费量减少,价格会按市场供求规律,会有适当的调整。由于国内农用氯化钾减少30%-35%的消耗量(农用),国际钾肥价格上涨失去动力,处于观望阶段。
阅读:
录入:zdf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