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氮肥:护航中国粮食安全

[日期:2018-11-15] 来源:  作者: [字体: ]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氮肥工业发展60周年。“几十年来,我国氮肥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品种单一到品种多元,从产品净进口到净出口,实力不断发展壮大。”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告诉记者。

  “建国初期,我国氮肥工业底子薄弱,全国只有5个氮肥生产厂,氮肥年产量仅6000吨左右(折纯,下同)。为了满足粮食生产对化肥的需求,在以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为代表的几代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支持下,我国氮肥工业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和不解努力,实现了长足的进步。”顾宗勤表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农业的快速发展及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扶持,我国氮肥生产总量取得一次又一次跨越:1991年成为世界最大的氮肥生产国,2003年实现产品净出口,2007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2015年产量达到历史最高值4791万吨,占世界总量的38%2017年合成氨、氮肥和尿素产量分别达到5629.8万吨、3820.5万吨和5337.1万吨(实物)

  顾宗勤认为,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保证粮食安全始终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氮肥工业的发展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居功至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人均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因此,在化肥工业的强力支撑下,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进步,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成功地度过了几次粮食危机。我国粮食产量从1958年的19765万吨,增长到2017年的61791万吨,增长了42026万吨,化肥投入量增加了3240万吨(1958年为54.5万吨),即1吨肥增产了约13吨粮食;主要经济作物产量取得了几倍到几十、几百倍的增长,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菜篮子。化肥工业的发展在种植面积有限的情况下,保证了粮食总产的稳定增长,满足了不断增长的人口和日益提高的人民生活需求。

  多年来,我国化肥市场价格大多数时间都低于国际价格。在我国化肥短缺时期,国家通过给予进口化肥补贴平抑国内价格,当国际市场价格高于国内价格时,国家又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国内廉价的化肥供应,每年节省农民用肥成本数百亿元,有力地支援了“三农”事业,氮肥工业的发展为我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功不可没。

  顾宗勤表示,氮肥工业还是我国化学工业的摇篮。40年来,我国大中小各类氮肥企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成长出了一批先进企业。一些企业在发展中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建成了综合性化工基地或化工园区。到2017年,合成氨和尿素产能达百万吨级的企业数分别达到20家和22家,行业前十名企业产量占到总产量的30%以上。合成氨年产能超过30万吨的企业有102家,产能占比71.7%;尿素年产能超过50万吨的企业有66家,产能占比77.2%70年代以后陆续引进的一批气头大化肥装置,如中海化学、云天化等,目前继续发挥着作用,仍然是我国氮肥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大型煤头氮肥企业是行业的骨干力量,他们大多是由中小氮肥厂发展起来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些企业通过企业改制、兼并重组、内部扩张、强强联合,形成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或上市公司,形成了一批化肥年产能过百万吨的大型企业集团,涌现了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先进企业,如山东鲁西化工、河南心连心、湖北三宁、山东华鲁恒升和江苏灵谷等,为我国氮肥行业步入世界先进行列树立了成功典范。

阅读:
录入:admin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