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第二十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在武汉召开

[日期:2021-10-20] 来源:  作者: [字体: ]

  

    1016日,由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主办,武汉理工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及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联合承办的第二十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在武汉召开。本届会议的主题为“面向绿色低碳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催化科学及技术”,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和工业界的3000余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围绕催化材料、催化剂制备科学与技术、催化反应表征技术及理论、绿色催化等展开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大会开幕式由会议组委会主席、武汉理工大学苏宝连教授主持,武汉市副市长陈红辉,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信思金,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杨俊林,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谢在库院士分别致辞。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表示,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981年到今天,我国催化队伍经历了发展壮大的四十年,不断强大的四十年。与四十年前相比,今天的研究水平大幅度提升,在国际催化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也显著提高。这一切都是一代又一代催化人不懈坚持、努力奋斗的结果。他认为,在当前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大背景下,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催化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大会开幕式上,催化专业委员会公布了“第八届中国催化奖”获奖名单。北京大学谢有畅教授获得“中国催化成就奖”(冠名“张大煜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路军岭教授获得“中国催化青年奖”;厦门大学成康副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高鹏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焦峰副研究员、浙江工业大学林丽利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进勋研究员、北京化工大学邵明飞教授、北京大学王蒙副研究员、天津大学王悦研究员、浙江大学吴勤明副研究员、四川大学余达刚教授获得“中国催化新秀奖”。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涛院士、浙江大学肖丰收教授、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谢在库院士、武汉大学庄林教授、北京大学刘海超教授、荷兰乌德勒支大学的Bert M. Weckhuysen教授分别应邀作大会特邀报告。

  作为学术会议重要的交流方式,本届大会首次创新设置了“线下墙报”和“线上墙报”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开发了“微墙报”系统,参会代表在线提交墙报讲解视频,通过“微墙报”小程序进行互动、在线讨论等。

  本届大会将持续到1020日,我国催化工作者将在这次大会上展示近两年催化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为学术界与工业界催化同仁交流与合作提供平台。在“双碳”的战略目标要求之下,此次大会也极大鼓舞了我国催化界同仁,抓住历史机遇,立志攻关创新,为国家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新贡献的决心。

阅读:
录入:zdf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