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航天工程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下线

[日期:2023-05-17] 来源:中化新网  作者: [字体: ]

5月1日,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航天工程”)自主开发的1000型碱性电解制氢系统设备正式下线,这标志着航天工程在“绿氢核心装备和工程技术”板块开辟了一条新赛道。

此次下线的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是航天工程依托中国航天在空间站生命保障技术上的成功实践,结合其多年来在化工领域的工程技术积累,经过一年余的反复打磨后,出产的符合化工设计体系和安全评价等级的大标方碱性电解制氢装置。该产品最大程度地综合了空间站生命维保技术以及化工工程设计理念,不仅在流场/热场设计、结构设计、密封设计等方面做出了突破,更重要的是按照化工设计体系对电解制氢系统进行了工程设计和安全评价,以“质量安全”为底线和红线,瞄准大化工和新能源等应用场景,为客户提供最安全的制氢装备和工程服务。

航天工程公司还同时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真正体现空间站生命维保技术的高可靠性质子交换膜(PEM)制氢系统,该装置即将下线。

绿氢工程技术是航天工程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新业务板块。在“双碳”战略目标背景下,氢能作为清洁低碳能源,是实现化工行业实现深度脱碳的重要抓手。绿氢与化工工艺过程耦合,将大幅降低生产过程的碳排放,实现化工行业的碳中和。为保障氢能业务迅速突进,公司自主投资建设了“制氢及储能工程技术实验室”、“中试试验基地”和“电解制氢系统生产线”,秉承先研发、再中试、最后再销售的原则,以航天的优良传承和严谨态度服务更多客户。

此外,孙承林团队基于在CWAO技术上多年积累的经验,采用超结构限域催化剂,解决了传统芬顿氧化技术产生大量铁泥危废的难题,并制备出优质复合碳源。2022年3月,在中兵节能环保公司牵头下,孙承林团队与华锦联合石化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该团队与中兵节能环保公司共同制订试验方案并开展小试、中试研究。2022年9月30日,小试研究完成。2023年4月,该团队与中兵节能环保公司、大连科铎环境合作,针对蒽醌法制双氧水生产废水完成中试,实现了危废铁泥产生量降低95%以上,运行费用降低45%以上,具备工业化放大条件。

 

阅读:
录入:zdf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