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化企畅谈青年科技人才培养

[日期:2023-09-07] 来源:中化新网  作者: [字体: ]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化工企业已经就此展开部署,表示要以问题为导向,做好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南化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正刚认为,企业在产学研用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科研、生产结合不紧密,科研成果不能有效助力企业生产增产降耗、技术攻关、产品升级等问题,科研对生产支撑力度不足,呈现“两张皮”现象。“南化公司作为国有企业,将认真贯彻执行《若干措施》精神,做好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选育管用,加快把科技人才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和发展优势。”杨正刚说。

南化公司将从两方面做起,一方面要优化科技人员管理机制。如优化调整科研部门组织机构,让科技人员真正回归科研创新,潜心搞研究;完善科技创新人才递进式培训体系;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探索与职位层级、科研业绩及效益相匹配的薪酬激励政策,充分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另一方面还要营造科技人员队伍“活水”环境。突出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切实落实科技研发考评机制,进一步完善相关人员晋升机制,全力锻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科技人才队伍,以强大的科技“引擎”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河北正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艳平说,青年人才培养需要建立多元化、个性化的培养模式。企业也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培训机会,让青年人才有机会不断学习和成长。

“目前的产学研用主要存在信息不对称、利益分配不公、人才培养不足等问题,正元集团将在《若干措施》的指引下,积极开展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一是完善青年人才的培养使用机制,为青年人才搭建施展才干的舞台。二是加强公司‘师带徒’力度,强化青年人才培养。要切合企业实际,为企业发展培养一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操经验的员工队伍。三是积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为高校科研工作提供试验场地,以满足科研成果尽快落地。四是增加企业的内部科技研发投入,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从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赵艳平强调。

阅读:
录入:zdf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