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化工业界谋“新”提“质”再写数字答卷

[日期:2024-06-06] 来源:中化新网  作者: [字体: ]

如何以数字化建设为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谋“新”提“质”?5月31日在广州举行的第六届全国化工行业智能制造发展论坛暨第五届中国石油和化工绿色峰会化工分论坛上,与会专家给出回答——聚焦关键问题、畅通供需两端、关注产品与服务,并就此分享经验、推介案例。

“数字化是新质生产力的明显特征,数字技术是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总经理、总编辑张健秋表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智化新技术正带领新时代的石油和化工行业企业走向新的风口。报社将扎根行业,关注前沿,宣传标杆企业,搭建交流平台,与化工企业、供应商、行业组织一道,共同推进行业数字化建设。

广州化工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棠表示,智能制造已成为推动各个行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更是处在这场变革的前沿。广州化工交易中心充分发挥实体经济优势,依托自主研发的电子交易化工易平台,通过数字化技术应用创新,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助力化工行业向智能制造大步迈进。

针对当前石油和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存在的评估指标不足、过程数据实时获取不强、数字化基础参差不齐、不同主体平台定位不清晰等问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材料工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海亮指出,未来五年,我国应聚焦关键问题,在筑牢根基、畅通供需、因企施策、保障安全等方面持续发力,助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新成效,更好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

“推进数字化转型能有效重塑化工企业的竞争力。”国家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库架构师宋跃武认为,针对处于数字化转型不同层次的企业,传统制造业企业仍应以成本为核心,以关键环节的自动控制降低生产成本;智能制造企业则应以服务为核心,力争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执行,将自身打造为所处“生态圈”的中心。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石镇山也指出,产品与服务的智能化和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是需要特别关注的两个方向。“比如装备数字化,其本质是新技术融合衍生的产品新形态和服务新业态,可以推动装备研发、生产、服务等环节变革跃升,构建‘物理装备+数据资产’的新价值体系。”石镇山说。

清华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袁志宏介绍了高端功能化学品分子闭环自主合成数字化研发成果,吸引了不少关注。他表示,功能化学品合成手段复杂且精密,数字化转型将解决当下功能化学品合成依赖专家知识、生产依赖间歇合成的局面,推动功能化学品设计模式与生产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

中控技术碳能优化产品部总经理田利军则分享了数据和模型融合驱动的能碳智能管控系统及实际应用案例。据他介绍,通过数字化系统对能源与碳排放进行管理,用户只需要处理个别“异常项”而不必关注全局复杂数据,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降碳增效的目的。同时,基于用能单元能耗预测模型,以生产计划驱动能耗预测,甚至可以进一步量化预测能耗和碳排放趋势,减少用能成本、优化碳交易策略。

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七腾机器人有限公司、天津南港工业区应急管理办公室、江苏淮安工业园区环保管理服务中心等企业、园区的代表作了案例分享。

本次论坛由《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和广州化工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七腾机器人有限公司提供支持。

阅读:
录入:zdf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