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七届八次理事会举办期间,有化肥企业向《中国化工报》记者反映,目前以天然气为原料的氮肥和甲醇企业(以下简称气头化肥企业)在遭遇原料价格困局及下游市场低迷双重打击的同时,还叠加老旧装置改造的高投入,三重压力令企业生存艰难。
由于上游气源有所不同,这些企业的原料供应情况和原料价格也不尽相同。一家西南气头化肥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当前购进的天然气价格已达2.5元(每立方米价格,下同),环比10月上涨了0.2元左右。按照每生产1吨尿素需要消耗650立方米天然气计算,吨尿素成本提高了100多元。“这样的气价和生产成本,我们根本无法承受。”这位负责人还提到,正在开工的装置处于负荷率严重偏低和成本畸高的窘境。如果这种供气状况持续的话,开着的装置也得停掉。
“天然气的开采成本并不高,其门站价是1.53元,即便价格上涨20%,单价也就1.83元。每年初,我们拿到的气价冬季和夏季有所不同。今年初到11月,我们拿到的供气量为合同供气量的90%,气价为2.15元,另外的10%要到市场上高价购买。今年11月到明年3月的气价是2.25元。由于冬季气源供应充足且价格高出0.1元,企业用气是被鼓励的。”有企业表示。
除气价高外,今年化肥市场还遭遇了自2021年以来最严重的下行压力:新增氮肥产能大量释放,加之出口不畅,引发氮肥价格大幅下滑。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吨尿素累计出厂价已从10月的2099元降到了1800元,有的地区甚至不足1700元,导致西南地区气头化肥企业亏损面持续扩大。
另据悉,目前国内不少气头化肥企业生产装置的运行时间已符合今年出台的《化工老旧装置淘汰退出和更新改造工作方案》中需要更新改造的要求。
根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的统计,目前国内大型天然气合成氨老旧装置共18套。其中,“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建设的大型天然气原料合成氨装置有8套。这8套装置尽管投运时间不足20年,但主要设备使用年限均在30年以上,有的甚至超过40年。另外,气头化肥企业合成氨老旧装置产能占到全国气头合成氨总产能的64.3%,其中投产运行30年(含)以上的产能占比44.2%。
一位西南地区大型气头化肥企业负责人表示:“相较近年建设的以煤为原料的化肥企业,我们这些企业面临装置改造的压力很大,公司至少要投入8亿元才能满足国家对老旧装置改造的要求,虽然我们获得了超长期国债资金的支持,但也不到总投入的10%,而且是分期分批给付。不仅如此,西南地区的资源只有天然气,缺少煤和石油,我们想改成煤头很难。”
“今年4月老旧装置改造政策刚出台时,我们反映过存在的困难。后来,国家更新了政策,老旧装置改造完成的时间节点也放宽到2029年前,给了我们一丝喘息的机会。”有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将加大投入进行老旧装置改造,尽力消除安全隐患,把产品做精、能耗做低。但化工生产用天然气的量很大,目前西南地区气头化肥企业尿素产能为600万~700万吨。如果我们这些企业都生存困难,将影响明年春季保供任务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