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石化化工行业“十五五”规划重点发展方向研讨会上,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能源化工处副总工程师(专业)杨铮指出,绿色液体燃料是未来绿色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按照“先易后难、分类布局”的思路推动全产业链布局,以抢占市场先机。
“将绿电转化为绿氢,进而合成绿色液体燃料,被视为提升能源灵活性、实现远距离输送的有效方式,加之航运业减排压力不断增加,绿色液体燃料市场前景广阔。”杨铮以目前进展最快的绿色甲醇举例说,截至2024年底,全球甲醇燃料动力船舶(不含甲醇运输船)订单已达约362艘,预计到2030年,全球需求将达2500万~3000万吨。
为推进产业发展、抢占全球市场先机,他建议采取“先易后难、分类布局”的思路,在东北等风光、生物质资源富集区优先发展绿色甲醇和绿氨,打通主要粮食产地和绿色液体燃料生产基地之间原料供应渠道;在沿海港口如上海、大连、天津等地建设加注中心,推动示范应用,并通过管道、铁路等多式联运降低运输成本。
“上海港已成为国内首个具备全面绿色燃料加注能力的港口,未来计划实现100万方LNG和100万吨绿色甲醇/绿氨加注能力的‘双百’目标。辽宁、内蒙古等地也在积极构建‘北醇南运’通道,打造绿色船燃供应链。”杨铮表示。
他强调,未来需大力支持产业技术创新,建立绿色燃料相关的标准体系,同时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产品监管体系,防止灰色燃料冒充绿色产品,确保产业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