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初,国际硫磺(主指石油级固态硫磺)到岸价在60美元(吨价,下同)左右,但月底已达到70美元以上,涨幅17%,且上涨趋势明显。同时,国内硫磺在经历了9月份的下跌整理后,10月份出现了恢复性上扬态势,10月底主流成交价在600元以上,甚至部分企业出厂价达到了700元,涨幅超过了20%。综合国际、国内硫磺产需现状,预计整个第四季度国内需求增长仍将持续,市场价格有望进一步抬升。
据了解,近期由于北非、印度等地进口商的采购量加大,国际硫磺货源吃紧。其中沙特、阿联酋、科威特等国家FOB报价均已突破40美元以上,部分地区达到50美元。中国国庆假期过后,南方港口到岸价格已达到60美元左右,北方港口到岸价格在67美元。受国外硫磺需求增长影响,进口到国内货源有所减少,如中国台湾、印度货源在10月底到港价格已突破70美元以上,并仍有走高意向。受此影响,港口贸易商也出现了加大库存的现象,暂时减少了出货量,炒作气氛增强。且由于近期海运费也比前期有所上调,更加推动了进口硫磺到岸价的走高趋势。
除国际市场带动外,国内各炼厂、焦化厂开工率偏低是此次行情走高的另一主要原因。据悉,9月份国内硫磺开工有所提升,而下游需求却出现了萎缩,再加之港口硫磺的冲击,导致当月跌幅20%,形成今年以来最大月跌幅。10月份,国内各炼厂、焦化厂产能受限,硫磺产出率下降,市场开始回稳,并出现连续上扬,修补了9月份的下跌缺口,至月底成交价格在600~650元,并且局部地区超过了700元,已超过了9月份最高价,市场形成了恢复式上扬走势,并突破前期高点。
据了解,我国回收硫磺主要来自原油炼制副产、高硫天然气回收和煤化工回收硫磺等3个方面。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国回收硫磺产能超过320万t,随着2009年以来国内大批天然气项目的建设,以及国内炼油能力的提高和煤化工的扩充,预计2010年,我国硫磺产能有望达到700万t,届时我国硫磺的大幅增产将逐渐改变依附国外进口的现状。
随着国内整体经济的复苏,硫磺下游产品的产能不断释放,以及聚合硫、涂硫尿素、含硫建筑材料等产品的兴起,硫磺在国内各个领域的用量也将不断增加,预计2010年我国硫磺消费量有望超过1300万t。据统计,2008年我国进口硫磺842万t,2009年1—9月估计进口量在920万t,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但增速明显下降,未来我国硫磺供需将逐渐向以国内为主、国外为辅的方向发展。
随着化肥冬储的启动,磷肥、复合肥等企业经历了9—10月的低开工后,企业开工率也将逐步放大,同时化工类需求也出现放大现象,第四季度国内对硫磺需求增长趋势明显。据了解,受国际、国内原料市场震荡影响,国内炼厂短期内开工率不可能大幅提高,也就限制了硫磺产能的快速放大,加之国际市场的推动,国内硫磺第四季度均价有望整体抬升,将保持温和上扬的态势。
但是,此次行情属恢复性上涨,新的平台形成后,不排除有一个整理过程。由于国内需求增长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港口库存压力仍存,估计目前港口库存有260万吨,基于诸多可变因素影响,预计硫磺市场近期大幅上扬的可能性不大,且仍有震荡空间。建议企业及经销商切忌炒作,控制开工率和库存,维护市场秩序,避免价格再次出现大幅震荡,对后市造成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