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炉试烧高硫煤在合成氨系统中的应用总结
张亚茹,潘春博,张花刚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安化公司,河南 安阳455133)
[摘 要]为解决合成氨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安化公司决定在间歇式UGI型煤气发生炉中试烧高硫煤,循序渐进由1台炉掺烧高硫煤扩展到3台炉掺烧高硫煤,并通过优化调整解决了脱硫负荷增加的问题。掺烧高硫煤后,系统能保持长周期、高负荷运行,带来了良好的效益。
[关键词] 合成氨系统;煤气炉;高硫煤;掺烧;脱硫;运行情况
[中图分类号] TQ 113.24+1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4-9932(2016)02-0034-03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安化公司造气系统采用间歇式UGI型煤气发生炉,是第二套合成氨系统即180 kt/a氨醇改造工程的配套装置。气化原料采用无烟块煤(低硫煤),原料煤成本占合成氨系统生产成本的60%左右。当前市场形势严峻,为降低合成氨生产成本,提高效益,公司考虑掺烧高硫煤。高硫煤属于小粒煤,掺烧后单炉耗煤量略有增加,但因其成本较中小块低硫无烟煤低,掺烧后综合效益会提高,只是掺烧高硫煤将影响后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必须制定严格的脱硫系统控制方案。通过广泛的考察后,公司于2015年4月6日开始在1台煤气炉中进行试烧;2015年4月18日试烧增加到2台炉;至2015年5月30日,成功在3台炉中实现试烧。目前已正式开始掺烧高硫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工艺与设备情况简介
1.1 工艺流程
进厂原料煤通过备煤车间皮带输送至造气系统煤气炉,在高温常压下,炭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半水煤气,半水煤气通过常压脱硫(栲胶脱硫)、气柜、电除尘送至净化系统变换工序;合成氨系统2010年经过扩能改造,采用低压醇烃化工艺代替了原氧化锌甲烷化工艺,净化工序采用中串低变换、NDC脱硫、PSA两段脱碳,变换气精脱硫(变脱出口H2S含量≤10 mg/m3,再生气H2S含量≤50 mg/m3)后通过醇烃化工序送出合格的精制气,供氨合成工序使用。
1.2 主要设备
(1)φ3 600 mm煤气炉。φ3 600 mm煤气炉6台;H=6 600 mm;设计能力 7 500 m3/h,实际能力 11 000 m3/h;原料为无烟煤;炉箅形式为一边扇形;炉条机为封闭式;炉底运动形式为滚动;夹套尺寸为φ4 500 mm/φ3 672 mm×20 mm×4 005 mm。
(2)φ2 800 mm煤气炉。φ2 800 mm煤气炉4台;H=6 600 mm;设计能力 12 000~12 500 m3/h;原料为焦炭、白煤、炭化煤球;夹套受热面积 23.7 m2,夹套工作压力 2 kgf/cm2,外形尺寸 4 185 mm×3 250 mm×10 420 mm;炉条机为密闭式。
φ3 400 mm,H=37 000 mm;填料段数为3段;填料尺寸φ100 cm×100 cm×4 cm;吸收压力 1.9 MPa。
φ4 000 mm,H=6 500 mm;再生压力 0.65 MPa;喷射器口径为24 mm,喷射器组数为10组;溶液温度为42 ℃。
额定流量 335 m3/h;功率 500 kW。
2 高硫煤与原料煤的基本情况
我公司使用的原料煤要求硫含量在0.5%以下,平时使用的原料煤是中、小块低硫煤,硫含量一般在0.1%~0.4%之间,中块煤粒度在25~40 mm,小块煤粒度在13~25 mm。公司计划试烧的山西高硫煤,硫含量在1.0%~1.5%,粒度约15~20 mm,属于小粒煤,考虑到吹风阻力、吹风透气性,选择φ2 800 mm煤气炉试烧,在煤气炉试烧高硫煤的过程中,主要保证料层高度稳定,对灰渣返焦情况每班进行取样,定期做灰渣返焦分析。高硫煤与中小块煤煤质分析数据对比见表1,高硫煤与中小块煤气化工艺条件对比见表2。
更多内容详见《中氮肥》201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