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浆粒度分布对气化系统的影响
杨 路
(宁波中金石化有限公司,浙江 镇海315200)
[摘 要]煤浆粒度分布合适与否不仅影响到煤浆浓度,还会对雾化效果、熔渣的形成、系统的水质等产生影响。结合生产实际阐述煤浆粒度偏离工艺指标时系统的波动状况,进而分析煤浆粒度分布对气化装置的影响,以期为同类型装置的稳定运行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 水煤浆气化装置;石油焦;煤浆粒度分布;雾化效果;渣样形成;细灰含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 TQ 546.8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4-9932(2016)03-0056-03
谈及煤浆粒度分布,一般都是考虑煤浆粒度分布对水煤浆浓度的影响,而我公司气化装置采用对置式多喷嘴水煤浆加压气化工艺,以石油焦和原煤按一定比例配成水焦浆作为原料,煤浆粒度分布严重偏离设计指标,其主要表现为325目占比过高,指标要求在25%~35%,实际达到了78.3%,对气化装置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造成渣中残炭升高,由正常的2%升至10%,系统运行经济性下降;同时,黑水含固量升高,灰渣含水量特别大,无法外运,造成现场环境较差。表1给出了我公司与其他厂家实际煤浆粒度分布情况的对比。
表1 各厂家实际煤浆粒度分布情况对比 %
单位名称 |
8目 |
14目 |
40目 |
80目 |
200目 |
325目 |
宁波中金 |
100 |
100 |
100 |
一 |
86.9 |
78.3 |
新能凤凰 |
100 |
99.7 |
93.8 |
一 |
64.21 |
36.25 |
兖矿榆林 |
100 |
100 |
94.02 |
78.64 |
54.57 |
40.46 |
陕西兴化 |
100 |
100 |
95.05 |
一 |
53.44 |
42.38 |
注:“—”指该项目未做,但不影响总体的粒度分布;宁波中金8目、14目、40目、200目、325目煤浆粒度分布指标值分别为100%、100%、90%~95%、60%~70%、25%~35%。
1 煤浆粒度分布对气化反应的影响
对于烧嘴雾化效果而言,只有合适的煤浆粒度分布才能获得理想的雾化效果,雾化效果好在系统上会体现为能耗低、渣样分布均匀、发气量大。如果粗颗粒煤浆占比高,则氧气与煤浆的接触面积较小,导致粗渣中残炭过高;同时,粗颗粒煤浆在重力的作用下在气化炉内停留时间相对较短,烧嘴处氧煤比不合适,还易导致烧嘴处超温。如果煤浆中细粒子过多,氧气与煤浆接触面积较大,便于氧气和煤浆反应,可获得较高的气化效率,但细粒子过多又容易被水煤气夹带,导致其未反应就直接离开气化炉。虽然细粒子气化反应时间较短,但由于我公司气化装置压力较低,会将此现象放大,即单位时间内离开气化炉的细粒子增多。因此,适宜的煤浆粒度分布才有利于获得较高的气化效率。
气化炉内细灰的分布为烧嘴往下逐渐升高的趋势,细粒子越多,离开气化炉的细灰就越多。由于我公司气化装置是以石油焦和原煤按一定比例配成水焦浆,而石油焦的反应活性差,即石油焦很难着火,气化炉内存在一次反应区和二次反应区。一次反应区主要以生成CO2为主,此处为放热反应;而我公司气化装置使用的原料之一——石油焦反应活性低,不利于气化反应,使得一次反应区大大延长,即火焰变得更长,炭的反应主要集中在二次反应区,即生产(CO+H2)主要靠的是二次反应区,而由于二次反应区空间减少,导致渣中残炭升高。正常情况下,一次反应区和二次反应区是特定的,而烧嘴雾化效果差以及烧嘴物料不平衡均会改变反应区。我公司前期运行实践表明,同样的负荷,掺烧石油焦的比例增加,渣中残炭升高,渣量变大,这便是印证。正常情况下,气化炉靠近渣口处的测温点所测温度属于二次反应区的末端,而我公司气化装置温度显示波动大且低,表明该处二次反应剧烈。
因此,不管是烧嘴雾化效果,还是细粒子对反应区的影响,煤浆粒度分布中325目占比过高均对渣中残炭率升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 原料煤灰分及煤浆粒度分布对挂渣的影响
在掺烧石油焦的过程中应尽可能使用灰分相对高点的煤种(例如烟煤),一是因为灰分较高的煤种有利于在气化炉炉壁上形成挂渣,保护耐火砖;二是如果不掺烧灰分高的煤种,石油焦中的镍元素会加速耐火砖的侵蚀,直接对气化炉耐火砖产生剥离作用,导致耐火砖呈块状脱落。由于石油焦的性质很不稳定,特别是当前石油焦掺烧的比例波动大,对于水煤浆气化装置而言,这种状态是相当危险的。总结运行经验得出结论,在原料配比上,2种煤种(原料)的灰熔点差值应尽量小于100 ℃。另外,我公司气化装置在运行的过程中调节系统压力以及负荷太过频繁,气化炉耐火砖在这种高温差、高应力的情况下很容易形成块状脱落。
有资料表明,煤粒粒度对煤灰在耐火材料表面碰撞率的影响也很大。粒度大的易在耐火砖的表面上碰撞,形成渣膜,从而对耐火砖形成保护,而细粒子则不容易在耐火砖的壁面上沉积而形成渣膜,且细粒子更易形成飞灰夹带。我公司气化装置掺烧的石油焦的性质变化较大(石油焦的灰熔点变化较大),即当灰熔点升高时气化炉进行提温操作,易使气化炉内的砖缝形成气流短路造成耐火砖的砖缝窜气。气化炉炉内向火面耐火砖熔渣沉积的过程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首先是有反应/燃烧的灰渣在耐火砖表面上形成沉积附着,然后其厚度会逐渐增加,其热阻随之增大,渣层表面温度升高,大部分煤灰颗粒处于变形温度以上并粘附在渣层上,渣层厚度逐渐增加直至其表面温度达到使其液化时,渣层的厚度达到动态平衡,即业内所说的以渣抗渣。6.5 MPa水煤浆气化炉水煤气在气化炉内的表观流速为0.96 m/s,我公司气化装置为1.46 m/s,接近前值的1.5倍,表观流速过快致使燃烧反应过后的灰渣很难在耐火砖上形成挂渣。而我公司气化装置使用的原料为特低灰煤掺烧石油焦,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挂渣的形成。水煤气在气化炉内的表观流速对炉壁上挂渣产生的影响,通过颗粒沉降速度计算公式可得知,当气化炉的生产能力低、气化压力高时,水煤气的实际流速小,随着水煤气流速的减小,被带出气化炉的颗粒粒度小,颗粒总带出量减少。
2
煤浆粒度分布对渣样形成的影响
更多内容详见《中氮肥》201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