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kt/a双加压法稀硝酸装置改造及优化总结
黎志敏
(杭州龙山化工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311228)
[摘 要]针对杭州龙山化工100 kt/a双加压法稀硝酸装置存在的低压反应水冷器列管泄漏、废热锅炉爆管和夏季产量偏低等问题和不足,通过一系列的改造及优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为业内企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 双加压法;稀硝酸装置;低压反应水冷器;废热锅炉;脱湿装置;优化改造
[中图分类号]TQ 111.2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 1004-9932(2015)02-0040-04
近年来,双加压法硝酸工艺以其氨耗低、铂耗低、成品酸浓度高和尾气中NOx含量低等优点,逐渐成为我国硝酸行业的主要生产工艺。杭州龙山化工有限公司有1套100 kt/a双加压法稀硝酸装置,2010年4月投运,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如低压反应水冷器列管易泄漏、废热锅炉爆管及高温季节装置产量偏低等问题和不足,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造和优化措施,以下就相关改造及优化作一总结。
1 低压反应水冷器改造
1.1 改造前设备的运行状况
Φ1 400 mm低压反应水冷器2010年4月投用,2 a后,每次停车检查都会发现Φ25 mm×2 mm 换热管有不同程度的泄漏,在多次对管板和换热管进行焊补后,原总共822根换热管已经焊补封堵了120余根,换热面积下降约15%,造成低压反应水冷器出口NOx温度由37 ℃上升到42~45 ℃,影响到后工序NOx压缩机的提压效率,而且部分泄漏的稀硝酸进入壳程后还加速了碳钢设备和管线的腐蚀。
1.2 腐蚀原因分析
低压反应水冷器的换热管与管板之间采用常规的贴胀+强度焊接形式,胀管处管壁减薄及焊接容易造成残余应力,而设备入口处的NOx气体温度高达170 ℃,循环冷却水的温度约30 ℃,两者温度相差较大,过大的温差应力极易造成换热管薄弱处破损。
低压反应水冷器入口NOx气体温度为160~170 ℃,出口为40 ℃左右,NOx气体的露点为97 ℃,冷却过程中不断有冷凝酸产出。经验告诉我们,70 ℃以上的冷凝稀硝酸对304L不锈钢的腐蚀比较严重,特别是在高速气流的带动下,其对管束的冲刷比一般电化学腐蚀更大,所以低压反应水冷器的腐蚀也主要集中在前半段。
换热管材料采用的是304L不锈钢,不耐Cl-腐蚀,容易引起应力腐蚀开裂,同时由于采取的是常规的管板焊接方法,管束和管板之间存在间隙,如果循环冷却水中的Cl-浓度较高,容易在间隙死角处产生Cl-聚集,从而使管子表面形成点坑或缝隙腐蚀[1]。
1.3 改造措施及建议
低压反应水冷器换热管材料为304L不锈钢;总重22 t,换热面积702 m2,若整体更换设备,需费用120万元以上,投资较大。为此,我们决定改变设备的布置形式,将原来1台1 400 mm卧式低压反应水冷器拆除,改用2台同等换热面积的Φ1 500 mm水冷器,其中,前置水冷器为立式布置,后置水冷器仍为卧式布置。Φ1 500 mm水冷器的换热管规格为Φ25 mm,换热管长度为5 500 mm,共计948根,换热面积为401 m2,2台水冷器换热面积共计802 m2。设备直径增大后,气体流通面积有所增加,保证了改造后系统阻力增加不多;前置水冷器采用立式布置,使冷凝酸停留时间减少,降低了对换热管的冲刷,一般情况下只需更换前置低压反应水冷器,可减少设备维修费用。同时,为防止腐蚀发生,建议今后可在以下几方面采取一些措施。
(1)保证循环冷却水的质量。严格控制循环冷却水的各项指标,减少悬浮物、杂质等的带入,特别是要定期分析循环冷却水中的Cl-含量,防止超标(Cl-含量≤200×10-6),并通过壳程的排污口对循环冷却水进行定期排放,同时可在装置停车检修期间对水冷器进行物理或化学专业清洗,以清除污垢。尽量减少换热管死角处的Cl-聚集,防止腐蚀的发生。
(2)采用先进的设备制造工艺。换热器的换热管与管板之间一般采用传统的贴胀+强度焊接形式,建议改为目前先进的内孔焊技术[2]。内孔焊技术不仅能提高设备的焊接质量,还能消除换热管和管板之间的缝隙死角,减轻因Cl-集聚引起的应力腐蚀,用内孔焊制造的换热器耐应力腐蚀性能优于未采用内孔焊的换热器。
(3)选择适宜的耐腐蚀材料。考虑到设备投资的问题,我们在改造中水冷器的换热管材料还是选用了304L不锈钢。但事实证明,钛材能更好地适应70 ℃的冷凝稀硝酸工作环境,在钛材价格适中的时候,可将前置低压反应水冷器的列管和管板更换为钛材,并适当减小换热管的壁厚,这样既能保证换热效果,又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1.4 改造后的运行情况
改造后,前置立式水冷器产生的冷凝酸温度约55 ℃,NOx分离器处的冷凝酸温度约36 ℃,这样后置水冷器的管程工作温度<70 ℃,大大延缓了其腐蚀速率;同时,进入酸塔的冷凝酸温度降低了3 ℃,相应提高了酸的吸收效率。改造后2 a来的检修查漏情况显示,低压反应水冷器未出现明显的泄漏现象。
更多内容请见《中氮肥》201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