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内容

脱盐水装置混床周期制水量下降原因分析及对策

[日期:2025-08-15] 来源:《中氮肥》2025年第4期  作者: [字体: ]

包建学

(宁夏和宁化学有限公司,宁夏 灵武750411

 

 [摘  要]宁夏和宁化学有限公司脱盐水装置于2013年8月建成投运,总体运行情况较好。2022年2月,脱盐水装置混床(4台混床,四开无备)单台周期制水量降至10 000 t左右,混床产水SiO2含量超标。从混床进水水质、上游超滤系统和反渗透系统运行情况以及树脂性能等方面着手,对混床周期制水量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是混床进水水质差、(回收的)蒸汽冷凝液电导率及温度高、循环水系统旁滤器反洗水用作原水、混床阳树脂体积交换容量下降所致。2022年2月—2023年9月,采取一系列优化措施后,单台混床周期制水量由10 000 t逐渐提高至25 000 t左右,全年可降本增效约40.6万元。后续拟实施蒸汽冷凝液单独精制回收利用,再辅以严格的工艺管理,单台混床周期制水量可望恢复至50 000 t的正常值。

[关键词]脱盐水装置;混床周期制水量下降;原因分析;进水水质;蒸汽冷凝液电导率;旁滤器反洗频次;阳树脂体积交换容量;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TQ085+.4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4-9932(2025)04-0077-04

 

0    

宁夏和宁化学有限公司(简称宁夏和宁,原宁夏捷美丰友化工有限公司)醇氨联产装置主产品产能为440 kt/a合成氨、700 kt/a尿素、300 kt/a甲醇,配套脱盐水装置于20138月建成投运,总体运行情况较好——设计最大产水量为890 m3/h,产水指标为硬度约为0SiO2含量20μg/L、电导率(25 ℃)≤0.2μS/cm;蒸汽冷凝液未进入混床处理时,正常生产中单台混床周期制水量达50 000 t20222月,脱盐水装置混床(4台混床,四开无备)周期制水量明显下降,单台混床周期制水量降至10 000 t左右(蒸汽冷凝液入混床处理,下文无特别说明处均为此种情形),混床产水SiO2含量超标(电导率<0.2μS/cm)。为此,从混床进水水质、上游超滤系统和反渗透系统运行情况及树脂性能等方面着手,对混床周期制水量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20222月—20239月,采取一系列优化措施后,单台混床周期制水量由10 000 t逐渐提高至25 000 t左右。

1  脱盐水装置工艺流程简介

循环水系统排污水及双阀过滤器(旁滤器)反洗水,经一体化收集水池收集后,由收集水池提升泵送至全自动净水器过滤后进入回用水箱,再经回用水泵送至多介质过滤器(多介质过滤器内需加入絮凝剂、氧化剂)过滤后送入原水箱与原水混合;原水箱原水经原水泵送至叠片过滤器过滤后进入超滤系统(超滤系统需加入还原剂、阻垢剂)去除COD,之后进入超滤产水箱;超滤系统产水由超滤水泵送入保安过滤器除杂,再由一级高压水泵送入一级反渗透系统,一级反渗透系统产水先进入缓冲水箱,然后由二级高压水泵送入二级反渗透系统,二级反渗透系统产水进入中间水箱(中间水箱加入来自冷凝水箱并经精密过滤器过滤后的蒸汽冷凝液),之后由中间水泵送入混床制得合格的脱盐水送入脱盐水箱,最后由脱盐水泵送用户使用。

2  混床周期制水量严重下降问题及排查情况

2.1  问题描述

20218月,脱盐水装置单台混床周期制水量仅能维持在6 000 t左右,树脂再生频繁,酸、碱消耗量大,废水处理量增大;20219月,对4台混床的001×7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20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了更换,更换后单台混床周期制水量约50 000 t(蒸汽冷凝液未进入混床处理),运行正常。20222月,单台混床周期制水量再次明显下降,周期制水量约10 000 t,且出现产水SiO2超标现象(电导率<0.2μS/cm)。

2.2  排查情况

2.2.1  超滤与反渗透系统运行情况

宁夏和宁脱盐水装置设置5套超滤系统(四开一备),单套系统设计产水量97130 m3/h,采用杜邦SFP-2860型超滤膜,超滤组件由高强度中空纤维膜构成,膜丝孔径为0.03μm,超滤膜能够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微生物以及大分子有机物,为反渗透系统提供合格的进水,要求超滤系统出水浊度≤0.2 NTU、污泥密度指数(SDI)≤3,以降低反渗透系统化学清洗频率,延长反渗透膜使用寿命。脱盐水装置设置4套一级反渗透系统(一级反渗透系统A/B/C/D,三开一备),一级反渗透膜为BW30-400FR型抗污染膜,具有抗污染性好、脱盐率高和产水量高等优点,单套一级反渗透系统设计进水量175 m3/h、脱盐水回收率≥75%、系统总脱盐率≥97%。脱盐水装置设置4套二级反渗透系统(二级反渗透系统A/B/C/D,三开一备),二级反渗透膜为BW30-400型苦咸水膜,具有优良的去除硅、硼、硝酸盐、总有机碳(TOC)和氨氮性能,单套二级反渗透系统设计进水量131 m3/h、脱盐水回收率≥90%、系统总脱盐率≥97%。超滤系统与反渗透系统主要运行数据如下。

1)超滤系统进水COD均值10.6 mg/L(最大值16 mg/L、最小值<3 mg/L)、出水COD均值12 mg/L(最大值18 mg/L、最小值<3 mg/L),COD去除率均值-13.2%,出现出水COD大于进水COD的现象,表明超滤膜的大分子有机物去除功能已失效,清洗效果差;单套超滤系统产水量均值90.9 m3/h(最大值130 m3/h、最小值<72 m3/h),产水量均值较设计值(取最大值130 m3/h)下降约30%

2)以一级反渗透系统A例,进水TDS(总溶解固体)均值1 279 mg/L(最大值1 405 mg/L、最小值1 009 mg/L)、产水TDS均值262 mg/L(最大值351 mg/L、最小值204 mg/L);单套一级反渗透系统产水量均值126 m3/h(最大值131 m3/h、最小值116 m3/h)、浓水量均值20.3 m3/h(最大值37 m3/h、最小值14 m3/h),脱盐率均值79.52%(最大值79.79%、最小值75.02%);一级反渗透系统进水量均值146.3 m3/h(最大值173 m3/h、最小值130 m3/h),较设计值低16.4%

3)以二级反渗透系统A为例,进水TDS均值204 mg/L(最大值255 mg/L、最小值145 mg/L)、产水TDS均值16 mg/L(最大值22 mg/L、最小值5 mg/L),脱盐率均值92.16%(最大值96.55%、最小值91.30%);单套二级反渗透系统进水量均值120 m3/h(最大值126 m3/h、最小值108 m3/h),较设计值低8.4%

2.2.2  蒸汽冷凝液及混床进水水质

醇氨联产装置蒸汽冷凝液进入冷凝液水箱,由冷凝液泵送入精密过滤器过滤后进入中间水箱,与二级反渗透产水混合后送入混床除盐,设计蒸汽冷凝液温度50 ℃、电导率≤10μS/cm。实际生产中蒸汽冷凝液及混床进水水质见表1

更多内容详见《中氮肥》2025年第4

阅读:
录入:zdf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