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氮肥结构性产能过剩严重,且挥发、淋洗和径流等途径损失掉的氮肥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极大威胁。研发控释尿素,对普通尿素产品进行改性增效,提高利用率、减少损失、节本增效、保护环境,成为尿素产品走出困境的重要途径。在近日参加“院企合作项目——心连心控释尿素验收会”上,与会专家代表表达了对中国尿素发展的观点。
资料显示,2013年底我国尿素总产能达到8070万t,今年上半年国内新增产能160万t,关闭230万t,今年上半年实际尿素产量可达3297.4万t,同比减少0.1%,尿素在较长的时间内仍将处于低谷。 中科院专家吴跃进认为,提高尿素产品的附加值,研发对环境友好、低成本内置包裹型缓释尿素,对提升中国尿素产品的科技含量具有划时代意义。他还在会上作了题为《环境友好、低成本内置包裹型缓释尿素研发、评价及产业化项目验收报告》。会上他强调,由心连心公司与中科院成功研发的控释尿素,其控释材料完全是天然的矿物质和纯生物材料,绿色健康,无毒、无害、无残留,对土壤和作物无危害,其成本仅为传统包膜尿素的50%,经过3 a的大田试验和11位国家级农业技术专家组成的测产小组测产后,结果显示该控释尿素对作物增产和农民增收效果非常明显。
河南省农业专家组、中科院专家团队、心连心公司高层领导及参与项目验收的评审团队一致认为,院企合作项目超额完成任务书所规定的各项任务,控释尿素顺利通过验收。专家组还强调,广大尿素企业不仅要进行产品创新,更要学会营销,要通过深化服务在竞争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