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大颗粒尿素装置洗涤器风机存在噪音污染问题,其声源处噪声达到117 dB,厂界周边夜间噪声达到了65 dB以上,噪音严重影响厂界内外职工的工作和学习环境。改造前存在以下问题。
1. 由于洗涤器4台风机出口原设计为未经消声处理的向上直排结构,导致风机机械噪音、气流噪音、再生噪音都通过风管传递向外扩散,造成噪音声源处和厂界外的中低频振动频率都比较高。
2. 厂界内外每个方向的距离远近与中低频噪声的变化关系不大,中低频噪声因波长长而绕射能力强、传播距离远。
3. 由于风机高速旋转所产生的振动导致框架7楼(风机所在楼层)各个方向的噪声频谱分析中高频振动频率比8楼要高。
4. 根据风机排风口所测得的数据分析,振动频率主要为中低频段,同时存在2000~4000 Hz高频段且不衰减(其他检测位置的高频段均呈直线下降的趋势);由于气流对风机的“光面”排风管道产生了再生噪音,再生噪音随气流流速的变化而变化。
鉴于风机最大噪音量达115dB(A)、无降噪手段,要求满足GB 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噪音标准》需要的降噪量等条件,公司于2006年4月与福州朗宇公司合作,对该风机进行了改造,采取了隔音、吸声、消声的综合治理措施。
1. 装置主框架顶层设置排风消声间。在考虑防雨水、冷凝结晶、增大风阻等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将8楼平台原4个导风管拆除,顶部设置长14 m、宽12.5 m、高6 m的排风消声间。将顶层设置的消声间沿西向东布置,设置为全封闭型,其墙面同样为外隔内吸式的隔音板,304不锈钢面板、轻型槽钢(碳钢)骨架,内填一定密度的耐火防虫防潮吸声材料。鉴于中低频噪音严重的状况,特将屏障层设置为降噪效果显著的双层矿棉板(60 kg/m3),中间加石膏板和砖材的隔音层。为了解决高频噪音,在隔音层内侧还特殊设置了玻璃棉(24 kg/m3)吸声尖劈层;顶面由于不受气体腐蚀,为降低造价,将顶层设计为10 cm厚的夹芯彩钢板。经排风消声间后将气流导向东面排放,为了达到预期的降噪效果,还在原风选机房楼顶增设吸声、消声段。原风机楼顶设置的吸声、消声片既能让气流通畅,又能有效增加噪音损耗,消声片为双面吸声结构。采用304不锈钢冲孔板做面板,轻型槽钢(碳钢)做骨架,内填一定密度的耐火、防虫、防潮吸声材料。
2. 第7层楼面四周及顶部设置吸声、隔音屏障。风机周围的三面各做一道高7 m的隔音屏障层,另一面设置维修推拉隔声门,内侧墙面和顶面做吸声处理,框架第7楼层全封闭。隔音屏障为外隔内吸式隔声板材,采用304不锈钢板做隔音面板,轻型槽钢(碳钢)作骨架,内部填充一定密度的耐火、防虫蚀、防潮吸声材料。根据厂界外的中低频噪音严重状况,将隔音屏障层设计为中低频降噪效果显著的双层矿棉板(60 kg/m3),双层之间为中空结构。最内层设置降低高频噪音的玻璃棉(24 kg/m3)吸声尖劈层,采用304 L不锈钢板固定,可达到既吸收噪音又结构美观。供维护检修用的电动推拉隔音门宽3 m、高6 m,隔音门选用304不锈钢板,门体空腔中填充隔音材料(玻璃布包超细玻璃棉和岩棉制品是蜂窝状结构的纸基),隔音材料容重50~100 kg/m3,门框四周橡胶条密封,保证其隔音指数Ia≥40 dB。
3. 设计配置进风散热消声道和出风消声器。进风散热消声系统主要解决降噪音处理后成为全封闭式空间的7楼层面机器设备散热的问题,需要配置进风排气通道与消声器。进风采用回流式结构,在6、7楼的夹层间沿南北方向各建1条进风消声道,进风口加装百叶窗,采用自然进风,进风可以通过夹层空间沿7楼层面的格栅板到风机房。工程的消声道外层及百叶窗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4. 设计配置隔音间内部电气设备。由于隔音间为全封闭,所以需配置防爆照明及应急系统,隔音间内配置12套照明日光灯、4套应急灯具及相应的防爆线路和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