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现有合成氨生产能力60万t/a,氨合成反应产生的弛放气通过膜提氢装置制取纯度98.5%的氢气用于双氧水的生产,其双氧水装置共有2套,1套原设计能力为力4万t/a (双氧水的浓度为27.5%),另1套为10万t/a,经过优化改造后现在总生产能力可达到18万t/a。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加,双氧水安全充装是双氧水充装岗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改造前,该公司双氧水的包装记录和客户消费统计分析发现,90%的双氧水都是采用槽罐车运输。槽罐车双氧水充装采用DN80的塑料钢丝软管进行,其存在以下问题:塑料钢丝软管充装不安全,多次在充装过程中发生双氧水充装塑料钢丝软管断裂,造成双氧水喷洒;通过观察槽车液位来进行控制充装量,造成充装计量不准;充装作业人员流动大;双氧水充装无静电接地设置;槽罐车原配流量150 m3/h、扬程50 m、功率37 kW的充装泵,经测量其运行功率仅为22 kW,又因充装管道为DN80,造成泵出口的压力偏高,致使机械密封及轴承易损坏、维修频繁、管理费用高。
为保证双氧水充装作业的安全,并有利于各种消耗的降低,公司决定于2009年11月对双氧水充装系统进行优化改造。
1.采用先进的流体装卸鹤管。借鉴公司合成氨液氨的双管陆用底部流体装卸臂,决定采用当前安全系数较高、技术比较先进的流体装卸鹤管代替塑料钢丝软管。该装置具有转动灵活,密封性好,能适应较为恶劣的环境,并能自动调节槽车正常范围内的移动,维修方便等特点。为了节省投资,结合双氧水特性,仅购买4只鹤管旋转涡接头进行加工焊接,组成鹤管对槽罐车进行充装改造。
2.增设1台数字流量计。充装人员设定好充装吨位后,仅需1名人员就可以完成整个双氧水装置的充装,同时保证了计量的准确。
3.增设操作阀门。为了保证在充装作业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充满或溢流),增设了紧急切断阀,最大限度降低损失,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4.增设双氧水静电接地设施。在双氧水充装鹤管位置增设1台静电接地报警器。该设施通过夹体连接导线至接地桩,使槽罐车与大地形成等电位,将静电导入大地,有效地保障了双氧水充装的安全。
5.更换1台充装泵。将原充装泵更换为流量100 m3/h、扬程20 m、功率11 kW的充装泵后,经实测其运行功率为6.5 kW。
6.加大对双氧水充装人员的培训力度,做好安全保护措施,减少充装过程中溅洒,防止物料挥发,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身的伤害。在充装作业过程中,车间派1名专职安全人员进行全程控制管理,以提高作业质量。
7.完善双氧水充装制度。为了规范充装人员的作业,对双氧水充装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完善,将充装过程静电接地及注意事项编入充装制度,并特别明确充装人员在充装作业前必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良好的联接。
自2009年11月底改造后投入使用以来,运行状况良好,有效地减少了双氧水的洒落现象,大大提高充装作业的安全系数,保证了充装人员的安全。通过本次对双氧水充装系统的优化改造,不仅解决了双氧水充装本质上的安全问题,还相应提高了该充装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为公司带来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