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上涨看需求,下跌看成本”,即成本因素会对价格下跌起很大的支撑作用,跌破成本后,价格不再下跌。但今年的尿素市场似乎不是这样,本来跌破1500元/t以后,大多数尿素厂家即已处于亏损状态,按理价格应该止跌,但结果却继续下跌,直奔1400元/t而去。
跌破了成本,尿素厂家为什么不停车或削减负荷,而还要继续生产呢?据分析,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原因。
一是新建尿素装置成本低。近些年,在新疆、内蒙古等煤炭资源丰富地区新建了一批大型尿素厂家,目前陆续建成投产或即将投产,这些新建企业成本低,装置规模大,与尿素老装置相比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在目前低价市场下,大多数老尿素装置已亏损,但这些新装置还有盈利,因而肯定不会停产。
二是尿素企业结构发生大的变化。经过多年的市场整合后,目前剩下的尿素厂家大多已经集团化,真正“单打独斗”的尿素厂家已经很少。现在尿素企业的竞争更多的表现为集团之间的竞争,只要集团不发话,下面的尿素厂家是不会轻易停产的。
三是预期煤炭价格会继续下跌。我国大多数尿素企业都是以煤为原料,煤炭价格对尿素市场影响极大。今年的煤炭市场价格下跌比预期来得早、来得急、跌得快、跌得深。尽管现在煤价已很低,煤炭生产企业也很困难,但有些尿素厂家认为,煤价还要下跌。他们认为,尽管按现在的煤价尿素生产厂家是亏本的,但如果以后煤价下跌了,就不亏本了,所以许多尿素厂家还是选择了坚持继续生产。
四是硬撑。由于担心一旦企业停产,银行就会追债,企业形象和社会信誉便会受损,政府部门出于社会稳定原因也可能会找上门来,所以有些企业不管盈亏,只要煤库里还有一粒煤就要坚持生产,一定要等到企业亏得一塌糊涂、无钱买原料才不得不停产。
短期来看,成本对尿素价格的支撑不是很明显,但长期来看,成本将对尿素价格形成明显支撑。因为企业短时间亏损可以承受,但长时间亏损是无法承受的,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以盈利为目的,如果长期亏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若尿素价格较长时间继续维持在低位,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尿素企业被迫停产转型。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可看出,尿素价格大幅下跌对企业生产的影响正在逐渐体现。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一季度我国共生产尿素1773万t,同比增长3.82%,然而4月份由于尿素价格过低,企业开工率下降,4月份我国尿素产量同比下降6.61%,是近几年来同比下降幅度最大的1个月。1—4月,我国的尿素累计产量也由正转负,同比下降0.23%。从更长远的时间来看,“下跌看成本”这句话还是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