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包信和院士团队基于“纳米限域催化”的新概念,创造性地构建了硅化物晶格限域的单铁中心催化剂,成功地实现了甲烷在无氧条件下的选择活化,一步高效生产乙烯、芳烃和氢气等高值化学品。
储量相对丰富和价格低廉的天然气替代石油生产液体燃料和基础化学品已成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研究和发展的重点。迄今为此,天然气的转化利用通常采用二步法,传统的甲烷转化工艺路线冗长,投资和消耗高。尤为突出的问题是,由于采用了氧分子作为甲烷活化的助剂或介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形成和排放大量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一方面影响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致使总碳的利用率大大降低,通常不会超过1/2。因此,人们一直都在努力探索天然气直接转化利用的有效方法与过程。
现有的实验表明,甲烷分子C-H键的有效活化通常都需要采用强氧化剂(如强酸等)或高温氧原子,甚至要有强烈的外场(如等离子体、微波和激光等)辅助。由于这类方法存在效率低下、化学选择性差和环境不友好等缺陷,迄今为此,还没有真正实现甲烷活化转化的工业化生产的实例。
在20多年甲烷催化转化研究的基础上,包信和团队将具有高催化活性的单中心低价铁原子通过2个碳原子和1个硅原子镶嵌在氧化硅或碳化硅晶格中,形成高温稳定的催化活性中心;甲烷分子在配位不饱和的单铁中心上催化活化脱氢,获得表面吸附态的甲基物种,进一步从催化剂表面脱附形成高活性的甲基自由基,随后在气相中经自由基偶联反应生成乙烯和其他高碳芳烃分子,如苯、萘等。在反应温度1090 ℃和空速21.4 L /(gcat·h)条件下,甲烷的单程转化率可达48.1%,乙烯的选择性达到48.4%,所有产物(乙烯、苯和萘)的选择性> 99%。在60 h的寿命评价过程中,催化剂保持了极好的稳定性。与天然气转化传统路线相比,该研究彻底摒弃了高耗能的合成气制备过程,大大缩短了工艺路线,反应过程本身实现了二氧化碳的零排放,碳原子利用效率达到100%。
各领域科研人员共同合作,利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和紫外软电离分子束飞行质谱等手段对催化过程进行了原位监测,并结合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和DFT理论模拟,从原子水平上认识了催化剂单铁中心活性位的结构、自由基表面引发和气相偶联生成产物的反应机制,进而揭示了单铁活性中心抑制甲烷深度活化避免积碳的机理,首次将单中心催化的概念引入高温催化反应。
德国巴斯夫集团副总裁穆勒对该过程高度评价,认为是一项“即将改变世界”的新技术,未来的推广应用将为天然气、页岩气的高效利用开辟一条全新的途径。中石化原高级副总裁曹湘洪院士认为,这是天然气利用研究中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尽管该研究的产业化还有不少工程技术难题需要解决,但一旦取得成功,将会对我国乃至世界石化工业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