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内容

国际农业合作给化肥企业带来新机遇

[日期:2015-05-07] 来源:氮肥信息2015年第3期  作者: [字体: ]

     我国可耕地面积仅占世界的约7%,但人口却占世界的22%。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年均消费粮食5亿多吨,粮食产量和消费量均占世界的1/4。解决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一直是重中之重,也成为每年中央一号文件反复强调的重点。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在充分挖掘国内潜力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国际农业资源,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这开辟了一个新的思路,即用国际化视野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面积不足,为了在有限的耕地上多产粮食,耕地的复种指数和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都达到了世界高限,农业污染问题也随之相伴。同时,我国城镇化建设在加速,铁路、公路等基础建设在大力发展,这又不可避免的要占用土地,可以说,国内粮食生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跳出中国看世界,外面却是一片广阔的舞台。由于禀赋不均,世界上许多地方人少地多,土地大量荒芜,我国完全可以开展境外农业合作开发,在国外开办农场,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运回国内,保障国内供给,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再加一道保险。

我国钾肥生产就是这样做的,已取得了成功经验。我国钾盐资源缺乏,自给率只有50%左右,而老挝等国却有大量的钾盐资源,早在20年前国家就开始鼓励企业境外开发钾盐项目。四川开元集团等企业率先走出国门,在老挝等国开矿办厂。目前,老挝开元矿业有限公司一期50t/a氯化钾项目已正式投入生产,2014年产量达到20多万吨,部分产品运抵国内,反哺国内市场,今后该公司还将开发二期工程,产能250t/a

钾肥生产企业走出国门的成功案例给农产品生产指明了一条新路子,农产品生产也可采用这种模式,利用国际资源来为我国生产农产品,对于合作国来说,也可以得到税收、基础建设、劳动力就业等方面的好处,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模式。境外办农场,对农资行业来说也是个新的机遇,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在境外办配套农资生产厂。我国化肥、农药等生产技术非常成熟,如果在农场当地有合适的资源,可利用国外资源建厂,为农场提供配套农资服务。例如,我国尿素生产技术在世界上处于先进水平,不管是以煤为原料的尿素生产还是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尿素生产都很先进,只要当地有煤炭或天然气资源,都可以在当地直接办厂,这样对国内肥企来说,也多增加了一条提高效益的途径。

二是和当地合作,开拓市场。若直接办厂较为困难、牵制较多,可采用与当地肥企或其他企业合作办厂的方式,按股分红,利益共享,这样做除了给境外农场供应农资产品外,还便于开拓当地其他市场。

三是将国内化肥直接运出去用于境外农场,这样既保障了农场的肥料供应,又可减轻国内市场压力,成为消化国内过剩产能的一条新渠道。

据了解,国内一些化肥厂家在这方面已走在了前面。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就开始给一个中国在东南亚承包的木薯基地供应肥料。企业表示,东南亚更适合热带作物的生长,木薯等作物产量比在中国高得多,海外基地基本成熟。

本次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完善支持农业对外合作的投资、财税、金融、保险、贸易、通关、检验检疫等政策,落实到境外从事农业生产所需农用设备和农业投入品出境的扶持政策。随着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相信会有更多的农资企业走向为境外农场服务的舞台。

                                                        (大漠)

阅读:
录入:zdf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